February 24, 2015

《鳴梁 – 怒海交鋒》觀後感

Roaring Currents

看完鳴梁,實在不得不讚賞韓國人拍歷史劇的實力和認真程度——在拍攝技巧與古裝道具的還原上,遠遠超越了大部分的中港台華文電影。《鳴梁 – 怒海交鋒》總讓我想起《大明劫》和《斯巴達三百勇士》這兩部電影。前者是因為時代和文化背景都差不多(時間上《大明劫》要晚一個世紀左右),後者則是因為都出現了在極端絕望的情況下依然 勇敢迎擊敵人的情況。

對這部作品唯一的不滿就是朝鮮軍人的一身黑扎甲了。這個時期的朝鮮王朝主要裝備“頭釘甲”,外面是布料,裡面有鐵片的盔甲,顏色自然五顏六色。水兵的服裝主要是海藍色的,上面寫了個大大的“水”字。
戰爭與歷史
先來說一點歷史吧。

Atakebune
一大票的日本海軍......中間的大船叫安宅船,其餘的小船叫關船。
Panokseon
一共才十二艘戰船的朝鮮海軍......不過朝鮮的板屋船和日本的安宅船差不多大小。

這部《鳴梁 – 怒海交鋒》是確實發生過的。當時日本第二次侵略朝鮮王朝,而李舜臣——也就是韓國的民族英雄兼這部電影的主角——確實用十二三艘戰艦擊敗了日本三百多艘船的大艦隊。這種奇蹟般的戰鬥說實在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的匪夷所思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1. 當時的日本軍隊為了要度海攻打朝鮮,船底是設計成比較適合海洋航行的銳角型(V形船底),雖然航行快速卻有轉動不靈便的缺點,在淺海也容易觸礁;反之朝鮮戰船因為只需要近海防禦而設計成圓底型(U形船底),雖然一出深海就很容易沉船,但是更適合淺海航行,轉動也靈便。 
  2. 由於結構上的問題以及相對狹長的船身,日本戰船並沒有朝鮮戰船穩固。而且朝鮮戰船是使用追求堅硬穩固的橡木和松木製成的,更是增加了穩固性。一旦相撞,十有八九是日本戰船要倒霉,不被撞壞也要翻船。
  3. 日本的火炮極少,海戰戰術基本上以鐵炮(士兵手持的火繩槍)射擊以及接舷戰為主,船隻設計基本不考慮炮戰,裝載的炮也少;朝鮮的火炮雖然是比不過明朝或西方的“銃筒” 型原始火砲,但比起日本還是佔有極大優勢的。
Tanegashima
日本的鐵炮(火繩槍)兵。
地字銃筒
朝鮮戰船上的“銃筒” 火砲。

《鳴梁 – 怒海爭鋒》確實很忠實的如上述還原了朝日海軍的優劣勢,不過卻對此沒有做出任何解釋。給我這種稍微懂一些古代戰爭的人就會覺得還原真不錯,不過對一般觀眾而言,看見日本海軍只懂得用火槍傻傻的射擊,連朝鮮兵拿著的燕尾牌(木頭大盾牌)都沒辦法擊穿,大概只會覺得韓國人愛國情緒作祟,故意弱化或醜化日本吧。

事實上也無法怪罪一般觀眾會有這種感想。電影中李舜臣的旗艦幾度被日本人登艦進行白刃戰,還是從四面八方一齊登艦的包圍之勢。接舷戰本來就是日本武士所擅長,李舜臣又是被登艦圍毆,這樣居然還能立於不敗之地,實在匪夷所思(韓國人的身高和體形有優勢,但是光靠這點不足以彌補人數和裝備上的劣勢)。再加上朝鮮的弓箭和火炮被描繪得每發必中,威力無比,還能用戰船直接把日本船撞飛、撞沉,真是把朝鮮王朝李舜臣的海軍吹上天了。

korean cannon arrow
只在電影中登場一次的將軍箭。現實當然不會像電影裡面那樣,簡直是巡航導彈...

奇蹟與英雄末路
《鳴梁 – 怒海爭鋒》和我與之比較的兩部電影《大明劫》以及《斯巴達三百勇士》最大的不同,就是好人打贏了。雖然說歷史確實是這麼發生的......不過作為電影,作為敘事與故事,似乎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大明劫》說的是一個王朝的滅亡哀歌,因此(其中一個)主角死了;《斯巴達三百勇士》是要描繪三百個兄貴勇士視死如歸,挑戰絕望的勇氣,因此三百勇士都死了。

《鳴梁 – 怒海爭鋒》是要描繪李舜臣奇蹟般的勝利,這本來也無可厚非。畢竟像《赤壁》這樣的戰爭片也是好人贏了。不過,這個勝利的原因,總讓我感覺不太對味兒。一代名將李舜臣打贏這場海戰,既不靠奇智神策,也不靠忠誠、武力和勇氣......若說在危急關頭是靠平民百姓的幫助取得勝利,對這些平民的著墨又太少了。若這不是一部歷史劇,我還真想說是龜甲艦顯靈才打贏了呢。
龜船
讓我有點無語的“顯靈的龜甲艦”。

無論如何,雖然在情節安排上有微言,我還是相當推薦這部韓國歷史劇的。

2 comments:

  1. 你对船只的分析有问题。东亚船只普遍方形系数比较大,但是日式船只在东亚船只里也是比较极端的,不是V形尖底而是根本是平底,甚至没有龙骨。相比之下,板屋船至少还有平板龙骨。

    ReplyDelete
    Replies
    1. 雖然隔了有點久才回答你...具我所知,侵朝用的日軍艦船因為要渡海,所以設計上和日本戰國用的平底船型稍有不同。

      Delete

NO SPAM, NO J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