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04, 2011

剑与火焰的情歌 – 波兰电影 《With Fire and Sword》 观后感


(电影海报)

《With Fire and Sword(波兰原名Ogniem i Mieczem)》是一部1999年播映的波兰电影。在当时,它是整个波兰成本最高最昂贵的电影。而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得出导演的确是用了心去拍摄,把钱投资在该投资的地方。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本同名的历史小说。故事背景是在十七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那个时代,不满被波兰贵族欺压,被视为贱民的哥萨克人,联合了鞑靼人以及农奴发动了起义。在这场最终会发展成乌克兰独立战争的历史悲歌中,一个哥萨克骑兵的统领 Bohun 和一个波兰翼骑兵的士官 Skrzetuski 爱上了同一个女人——Helena。两个男主角成为了既是情敌,又有国仇的奇妙关系,在历史的漩涡中随波沉浮。


(女主角Helena。不论怎么的客气都只能说她是个花瓶) 

本作不是好莱坞的大制作,自然也没有了好莱坞电影常见的气势雄壮的电影配乐,也没有《魔戒三部曲》那样万人策马奔腾的壮烈战争场面(本作播映时间要早于《魔戒》系列,电影中的战争在当时已经算是难得一见的大场面了),甚至于镜头的剪接和切换也不如好莱坞电影般纯熟。然而,这部电影也没有好莱坞大卡司制作的商业铜臭味;没有大牌明星纯熟却缺乏感情的演技;没有为了强调戏剧性而刻意安排的最终决斗;也没有为了耍酷和衬托男女主角的美貌就将历史抛到九霄云外的奇装异服或巨型武器。

剥开了那些好莱坞电影常见却华而不实的表皮,就可以看得出本作的经费都花在哪里——东欧洲的历史是个长久以来一直被好莱坞遗忘的地方,因此想要拍一部历史剧,里头的服装建筑大概全部都要从零做起。从电影里面波兰翼骑兵的精美(却符合历史)盔甲和弯刀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成本去了哪里。电影中的剑斗是平日难得一见的弯刀决斗,并不像好莱坞电影的打斗场面那样华而不实,反而注重实际的剑术和技巧,简简单单的一刀就可以要人命。

(多次救出女主角的跟班兼搞笑角色Jan Zagloba。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

然而,抛开这部电影作为电影的优点不提,本作的剧情仍然有不足之处。本作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电影,剧情内的历史事件和战役从一开始自然就被钉得死死的。这点本身不是个问题,问题是电影无法让(虚构)角色穿梭于历史事件当中,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历史,或者间接或直接的被历史所影响。哥萨克人的起义和男女主角间的爱情让我觉得毫无联系,感觉像在同时观赏两个故事一样。

(波兰翼骑兵,当时全世界最精锐的骑兵。在以一敌百的情况下不仅能保持不败,甚至还能在最少损伤的情况下战胜,屠宰他们的敌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Protagonist-centered morality:男主角是好人,因此和男主角敌对的就被描写为坏人。老实说,这个男主角Skrzetuski确实不坏,会解救被强盗追杀的路人,也会抱美女过河。然而除此之外他在对整个剧情就没有什么帮助了。剧中他不是被俘虏就是因为女主角被捉走而整个人hang机,害他几个朋友和跟班还要劳心劳力的去帮他救女朋友。国家危难的时候却和自己的领主说要去找爱人的下落这点已经令我大为反感。但是他仅仅在最终战时出征随手干掉了一个敌军将领,之后在被围城时冒死向外求援成功,结果就抱得美人归并且被当作国家英雄?当然,被围城时有勇气冒死突围求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作为,但是他在剧中受到的众人拥戴以及各种优良待遇还是令我很不爽。

而另一个角色Bohun就很凄惨——只因为他不是男主角,又属于率众起义的哥萨克人一方。他在银幕上没有做过一件违背道德的事,然而和他有婚约的女主角一开始就叫他“狂人”,并且很厌恶他;女方家长违背诺言将女主角许配给男主角,结果全部人就毫无理由的一面倒相男主角了;他气愤的去质问女方家庭违背婚约的事情时,居然遭到女方家庭刀刃相向!刀刃相向也就算了,他凭着剑技高超打赢了,为何就从此被视为杀人全家的凶残恶人呢?人家可是自卫啊,还是一打四!总之这个Bohun在电影中就是倒霉事不断,全波兰的人都要反他娶老婆;把他当坏蛋;连导演都不帮他。

所幸到了最后的最后有一个男主角懂得他实际上只是一个不断遭遇倒霉事的沦落人,放了他一条生路。果然应验了"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敌人“这句话么。

特别附注: 
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批判古代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真是即天真又愚蠢,也是错误的。更何况我是以一个东方人的主观标准去批判不熟悉的东欧洲人的道德标准。也许我所不满的却正是他们的浪漫,又有谁知道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 SPAM, NO JUNK!